全球油产国达历史性协议 2020年5月6月每天减产970万桶
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打造生态安全格局,其意已将生态问题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而如何打造、如何平衡工程进展都是未来工程类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
潘基文表示,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将极大推动该协定于今年内生效。同时,这也显示出两国务实合作的成果及共同的合作意愿。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该报在一篇题为《全球能源转型正在进行》的报道中说,中美两国选择在G20峰会开幕前夕做出这一备受期待的决定,必将有助于转变各国决策者的思维,使与会领导人沿巴黎气候大会开辟的道路继续努力前进。去年,中美两国推动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今天中美的联合行动也将发挥类似作用,激励其他国家正式加入《巴黎协定》。
印尼主流媒体对习近平主席G20杭州峰会开幕式讲话中关于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的倡议反映积极。今天,美中作为两个最大经济体和最大排放国,同时批准和接受《巴黎协定》具有历史性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3日在内罗毕发表声明说,中美对推动《巴黎协定》生效的进程至关重要。
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富有雄心的《巴黎协定》将为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新的稳定框架,将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提供安全保护。习近平和奥巴马先后向潘基文交存中国和美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习近平强调,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
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奥巴马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的威胁是人类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墨西哥《宇宙报》发表文章指出,中美在G20峰会前夕批准《巴黎协定》,表明两国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一大进步。美联社3日发文《美中加入全球气候协议,为合作欢呼》。9月3日下午5时30分,习近平和奥巴马先后向潘基文交存中国和美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巴黎协定是中国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展示了中美两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美中作为两个最大经济体和最大排放国,同时批准和接受《巴黎协定》具有历史性意义。国际社会应该以落实《巴黎协定》为契机,加倍努力,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实。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是在向世界说明,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低碳、绿色的。报道还注意到,实际上中国的煤炭使用量已经大幅下降,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可再生能源投资,这意味着中国减排的目标将比《巴黎协定》的承诺要提前实现。
2016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代表中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巴黎协定》,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愿与各国共同抵御全球变暖。中美两国共同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体现了两国的责任担当,此举必将推动世界各国关注气候变化、共同应对气候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美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美两国3日先后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使得正式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缔约方数量增至26个。
法国《世界报》将中国的这一举动比作G20峰会东道主给与会各国领导人献上的一份欢迎礼。南非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报道指出,中美两国批准《巴黎协定》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之一:中国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中美共同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的三大意义2016年9月3日,即G20杭州峰会开幕的前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美中两国为推动国际合作、促成《巴黎协定》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组织和世界主流媒体对此纷纷表示赞赏,认为中美两国这一行动令人振奋。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指出此次仪式的举行具有全球性意义:习近平与奥巴马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意味着中美两国将联手主导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并发挥领导作用。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届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旨在控制主要由碳排放而导致的气温升高。
《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成为近年来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的最重要成果。法国媒体在报道G20杭州峰会时,积极评价中国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中国将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意义之二:展示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中美两国共同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法律文书,展示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德意志广播电台报道称,中美两国是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的关键所在,中国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举措减排。
此举事关全球福祉、意义重大,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扬。文章说,美中两国为双方气候合作的新时代而欢呼,认为这是拯救地球的最佳机会。
《洛杉矶时报》网站文章《美中批准全面气候协定,敦促其他国家跟进》引用专家的话说,对于中国而言批准《巴黎协定》是个很自然的决定,这与中国国内应对空气污染的努力相吻合,中国将践行承诺。这重申了中国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决心,将为世界各国树立榜样,并将促进该协定早日实施。尽管不是G20成员国,但保加利亚的媒体十分关注此次会议并积极评价有关成果,普遍认为中美两国正式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是迈向全球性协议的最大进步,能让每个人受益。联合国高度赞赏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
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按照巴黎大会授权,稳步推进后续谈判,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3日发表声明,对中美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表示感谢,认为这一行动将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
意义之三: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法新社指出,在中国政府的不懈推动下,绿色金融议题被首次列入G20议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国。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对中美两国的决定表示欢迎。同时,中美两国这一举动也是敦促其他国家跟进的方式。
该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了框架性安排,将形成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中美双双批准《巴黎协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为促进该协定在年底生效拓宽了道路。《雅加达邮报》和《雅加达环球报》认为,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此次峰会上较预期提前向联合国递交文书,为全世界共同完成巴黎气候峰会目标作出了实质贡献,在发展绿色经济领域为其他国家作出了表率,也为此次峰会奠定了乐观的基调。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但能够得到中美两个大国支持令人极度振奋。
潘基文表示,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将极大推动该协定于今年内生效。同时,这也显示出两国务实合作的成果及共同的合作意愿。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该报在一篇题为《全球能源转型正在进行》的报道中说,中美两国选择在G20峰会开幕前夕做出这一备受期待的决定,必将有助于转变各国决策者的思维,使与会领导人沿巴黎气候大会开辟的道路继续努力前进。
评论列表